第五次调查勘探试掘取得重要新发现 狮雄山遗址发现于1982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。1984~1990年,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后4次对该遗址 进行过调查和发掘工作,并初步将其定为南越国时期的宫殿建筑遗址。2011年1~12月,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狮雄山遗址 进行了 第五次调查、勘探和试掘。 据介绍,本次调查和试掘,揭露面积500平方米,钻探面积50000平方米,并对五华河中游两岸10千米以内的山岗、河道、农田、沙厂等进行了地表踏查,发现了东周、秦汉、唐宋、明清等4个时期的文化和自然遗存。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卜工介绍说,在狮雄山遗址现存的各时期文化堆积中,秦汉遗存所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最多,保存也最完整。本次调查和试掘主要有三大收获:一是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城址;二是发现了一批可以明确断定为秦汉晚期的陶器;三是收获了一批封泥文字,一共18枚,都不是完整的,主要有两种,一是“定楬 之丞”,二是“定楬 之印”,都跟定楬 有关系。这一批城址、陶器、文字,年代确定有南越早期的、有秦汉晚期的。这批文物的发现,使我们感觉到已经触摸到了南越国建立以前,赵佗经营龙川的历史线索。 狮雄山北区掘出四座秦汉建筑基址 狮雄山北区掘出四座秦汉建筑基址,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尚杰介绍,一号建筑基址位于狮雄山第四级台地的中北部。该建筑基址呈东西向长方形,东西长40米、南北宽13~15米。根据垫土中所出遗物和地层的叠压关系推断,此基址并非一次修成,而是经历了至少三次大规模的扩建。3条排水沟分别位于一号建筑基址东侧、西侧和中部,年代略有早晚,从一号建筑基址的规模和扩建的次数来观察,它应是狮雄山遗址北区的主体建筑。
|